​实际上在清代初期时,清廷也曾经仿照明朝建立起内阁制度

2024-07-03 03:33 来源:网络 点击:

实际上在清代初期时,清廷也曾经仿照明朝建立起内阁制度

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并对清王朝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在政治上,皇太极以明朝的内阁制度为蓝本,建立了内三院用以辅佐皇帝来处理各项政务。更重要的是,皇太极是想以此来强化中央集权,从而彻底摆脱贵族共同议政的政治局面。虽然此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此时的清帝还是难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统治整个国家。

至康熙一朝,康熙帝再度对该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将南书房打造成了政治中枢机关。而到了雍正一朝时,雍正帝又以军机处取代了南书房,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后经乾隆帝的稍加改革,军机处便彻底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内阁”,一直持续到清代末期。

01

清代内阁的雏形——议政王大臣会议

提到清代的内阁,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身,也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努尔哈赤建立起后金政权并至皇太极加冕为帝的这段时间里,清帝是无法独自处理所有朝政的,而是要与贵族集团共同商议。这种情况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多次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此时的清王朝并未完全完成封建化,政治中还残留着许多奴隶制社会的习惯和制度。

公元1616年,将女真各个部落整合在一起的努尔哈赤登上汗位。此时的努尔哈赤无疑是整个女真最具权势之人,但实际上在他做出决策和颁布诏令之前,都必须要与贵族集团共同商议。在双方达成共识之后,努尔哈赤的诏令才能够被赋予合法性。也就是说,努尔哈赤名为大汗,但实际上仍然是女真各部落所推举的共主而已,这也是贵族军事民主制的直接体现。同样,继位之初的皇太极虽然贵为皇帝,但仍然无法越过贵族集团而单独发布诏令。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皇权的扩大和地位的逐渐上升,皇帝与贵族集团之间必然会因这一制度而产生激烈的矛盾。在清帝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已经成为了限制皇权行使的重大阻碍。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办法就只有两个:其一便是通过行使皇权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其二便是建立起新的政治中枢机关,从而彻底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02

康熙帝以南书房取代内阁

在康熙一朝的初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力虽然在经过了皇太极、多尔衮和顺治帝三人改造之后有所下降,但仍然具备一定的政治影响力。至公元1677年,为了方便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便在南书房处理各项军政要事。为了提高理政的效率,康熙帝命自己的亲信以及个人能力突出的朝臣进入南书房辅佐。进入了南书房之后,便可以与康熙帝共同商议任何军政事务。虽然没有单独处理政务的权力,但已经可以通过向皇帝直接谏言的方式影响皇帝的决策。

久而久之,南书房就成为了清廷颁布各种诏令的主要场所,即便在三藩之乱得以平定之后依旧如此。康熙帝通过这样的方式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后者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随之进一步降低了。

需要额外提到的是,能够进入南书房的官员通常会被称之为“南书房行走”。“南书房行走”只是一个身份,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官职。简单来说,只要皇帝一句话,任何官员都可以立刻成为南书房行走而不必考虑资历等其他因素,但官职的高低和俸禄的多少却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由于在成为南书房行走之后可以频频接触皇帝,该身份也就成为了所有朝臣朝思暮想的对象。

03

雍正帝以军机处取代南书房

公元1722年,康熙帝的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登上了皇位,是为雍正帝。由于康熙帝从未明确下诏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因此此时的贵族集团仍然有参与政治、并效仿先例与皇帝共同议政的诉求。

公元1729年,清王朝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发生了叛乱。为了能够快速处理在短时间内就能堆积如山的奏折,并第一时间向前线发出各种指令,雍正帝效仿康熙帝设立了军机处来处理各种军政事务。顾名思义,军机处就是“处理军机事务的场所”。雍正帝表面上声称设立军机处是为了防止泄密,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彻底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从而堵上贵族集团的嘴。

与康熙朝的南书房不同的是,负责管理军机处的最高官员被称之为军机大臣,下属有多名军机章京。在这里任职的大臣们的任务就是将每日送抵中央朝廷的奏折整理汇报给皇帝,并提出批复意见等待皇帝的采纳。当皇帝做出最终裁决后,便由这些大臣负责拟旨并颁行。

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清帝是不会将亲王纳入军机处的。虽然在嘉庆朝和咸丰朝出现过特例,但进入军机处的亲王在完成皇帝所交付的特殊任务后就必须离开军机处,以此来避免亲王权力过大从而影响皇权行使的情况出现。

但到了清代末期时,亲王于军机处中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甚至整个军机处都由亲王来领导。但此时的清帝,已经完全没有精力去考虑此举会不会让皇权在形式的过程中遭遇阻力了,毕竟还有很多比这更大的问题等待着解决。

04

结语

与明代的内阁制度相比,清代内阁制度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小,而明代内阁则是越来越大。明代初期时,内阁仅仅能够为皇帝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完全没有处理政务的权限。

而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票拟制度的出现以及皇帝主动将权力下放给内阁,导致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至明代晚期,皇权甚至无法与内阁直接相抗,想要绕过内阁而直接行使皇权更是不可能。这一时期发生的大礼仪事件以及国本之争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在清代初期,内阁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而在经过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的整改和重组之后,内阁基本上已经彻底失去了越过皇帝而直接处理政务的能力,而是只能为皇帝提供各种建议和执行皇帝决策的办事机构。清代末期,清廷原本想以西方的内阁制度为蓝本重建内阁(皇族内阁),但却因多种原因未能实现,最终内阁制度同清王朝的覆灭一同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