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2024-10-07 05:07 来源:网络 点击:

五四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爱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它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当代青年应该继承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了的精神,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在新时代中明确自己所处的时代并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

一、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

(一)思想的解放

五四运动前的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解放,为青年发起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1895年甲午战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联名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的主张。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意图在文教、经济、军事、社会、政治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虽然新政在实施百余天后被慈禧太后扼杀并全面废止,但戊戌变法让民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激起了青年学习西方学说的热情,为后面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1911年,随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0月10日于武昌爆发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尽管后面革命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取而宣告失败,但是辛亥革命依然结出了丰硕的政治果实。随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主权在民”的民主共和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期刊,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从而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与此同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邀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胡适等先进知识精英在北大执教,北大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高地。新文化运动大力传播民主、科学、反权威、反封建的思想,破除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禁锢,促使人们尤其是青年的觉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工商阶层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1912-1918年,民国建立初期,民族资本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一是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孙中山的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继承振兴实业的方针,并颁布大量经济法规条例鼓励商人开办实业。据农商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历年设厂数,1910年为986家,1911年为787家,1912年为1504家,1913年为1 378家,1914年为1 123家。二是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袁世凯在窃取政权后吸取一些资产阶级参与组阁,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以提高。三是一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给了民族资产阶级喘息的机会。在大战期间,1913至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至1919年,平均每年达124.6家。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的数量也迅速从1894年的10万人增加到1918年的200万人。自此,工商阶层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三)帝国主义侵略与民族情绪

一战结束后,西方列强重新开始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和掠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迅速衰落,工人失业。工厂老板的剥削、众多工人之间的竞争,导致工人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都无法维持生活,工人只能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紧张劳作来换取低廉的劳动报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并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归还给中国等正义要求。然而,西方列强并不考虑中国的利益和中国人的情感,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这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情感和自尊。巴黎和会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遗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救国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五四”青年及五四精神

(一)“五四”青年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锋

“五四”青年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参加五四运动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更确切地说是1919年5月4日参加游行运动的全国大学的在校学生。为什么五四运动最先会由大学生发起?

一是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教育。1905年,随着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的废除,青年学生挣脱了八股文的束缚,在新式学堂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教育。五四运动前的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想的解放,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就在北京大学,蔡元培邀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先进知识分子执教北大,学生能够深入、系统地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新文化、新思想。

二是学校对学生参与政治的鼓励。蔡元培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是支持和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当中的。他主张,凡是年龄在二十岁以上的青年学生若是对政治感兴趣,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加入政治团体。5月3日,当蔡元培得知国务总理钱能训欲密电巴黎和会代表团签约时,其立即在北大三院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决定5月4日联合北京各高校在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当有学生被当局逮捕后,蔡元培马上联系各界人士对当局施压,促使当局释放被逮捕的学生。可以看出,当时的学校对学生勇于实践的鼓励和遭受困难后的关爱。

三是青春的力量与历史责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之际,青春是充满力量、充满活力的人生阶段,他们激情洋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但是光有青春的力量是不够的,想要把青春的力量转化为爱国救国的力量还需要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五四”青年正是自觉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把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系于己身,身先士卒、无惧无畏。五四运动爆发之时,年仅20岁的清华大学高等科的学生徐日哲,顶着烈日在顺治门至西直门一带演讲,因过度劳累,于5月22日在清华医院病逝;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在演讲到激动的时候,竟然撕破衣襟、咬破指头当场写下“还我青岛”四个大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五四精神的内涵及核心

五四精神的内涵就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1919年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国家尊严被践踏、国家领土被侵占、国家经济遭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五四运动的爆发就是要解决国家、民族危亡的问题,是一场全民族一起起来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运动;长期以来受封建专制思想的禁锢,人们的思想早已麻木了,青年们在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启发下,终于认识到封建专制思想的愚昧和落后,并表现出对真理、进步的伟大觉醒;旧民主主义革命限于自身的阶级性,并没有彻底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也仅限于自身阶级之中,并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旧民主主义革命并非真正的民主,唯有,五四运动后,广大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真正的民主;五四运动主张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与反对愚昧落后和迷信盲从,正是科学的体现,人们自此开始追求理性、求实、求真、实证的精神,正是这种科学的精神引领着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什么少年强则国家一定强呢?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内在逻辑就是爱国主义。换言之,只有少年忠于国家、热爱国家他才能够把自己的青春力量转化为爱国救国、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新文化运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五四”青年找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纽带——爱国主义,从而在革命的实践中将青年的力量转化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五四精神

(一)明确自己的时空定位和社会担当

20世纪后期,邓小平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17年习近平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由此可知,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时代发展的趋势,明确自己的时空定位,我们才能够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明确自己的理论追求

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我们当下处于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甚至是冲突的时代,选择哪一种思想、理论作为我们人生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永葆活力的理论,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是当代青年的首要任务。因此,青年学生应当认真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理论追求。

(三)明确自己的实践方向

当下,我们正处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稳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当代的大学生应当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国家的某一个领域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在推动国家进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1989年出生的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原可以在大城市找一份体面工作的她却毅然回到了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心想着帮助村民脱贫致富。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返村途中遭遇暴雨洪流,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2009年,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在其生物技术分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的合作研究论文《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取得这一重大优秀成果的是华南理工大学两位本科生罗锐邦和金鑫。因此,明确自己的实践方向,并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努力奋进,必定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高定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