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广告辱华无视中国筷子文化,来看看两位大师是如何回怼的?

2024-10-12 00:03 来源:网络 点击:

DG广告辱华无视中国筷子文化,来看看两位大师是如何回怼的?

筷子不仅仅是一种就餐工具

这几日最爆炸的热点,怕是莫过于DG设计师辱华事件了。看看微博看看热搜我想很少有一个事件能及其如此大的关注和影响。我想DG怎么也没想到一部有关于筷子的广告竟然成了他们的一场灾难。

这就得从几天前的一则广告说起了。11月17日,DG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名为“起筷吃饭”的视频,标题更是用了今天我们将率先向大家演示,如何用这种小棍子形状的餐具,来吃意大利伟大的传统玛格丽特披萨饼,视频里通过一个男性旁白的方式指导着这位东方模特品尝三道传统意大利菜品,旁白的中式翻译和发音、语气,都暗示这是一个“意大利人”在教中国人如何用筷子吃意菜。标题的描述突出了“傲慢”与“轻视”,更让人作呕的是视频中对意大利食物的描述,修饰词都是各种“伟大”和“崇拜”,对中国食物却暗暗讽刺,比如“细细的筷子”,“终于尺寸正常能下口的食物了”等等。

我想DG的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对筷子的嘲讽能点燃整个中国的爱国情绪,他们对中国筷子文化的无知让他们吃到了应得的恶果。筷子作为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人类饮食及社会文化。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在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餐具中,中国筷子独具风采,令国人骄傲、让外国朋友称奇。这两根七八寸长、细如小指的小棍儿,巧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灵活地在餐桌上大显身手,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还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精华,有岂容对我国筷子文化无知的外国人随意置喙与侮辱。

其实外国人对中国餐具筷子的无知由来已久,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两位大师是如何回怼并教育对中国筷子文化无知的外国人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民国时期的泰斗蔡元培先生,一次他在法国参加一场中式宴会上,有位法国的教授欧乐见餐桌上摆放的餐具是筷子和勺子,便问蔡元培:“你们中国人用筷子不用刀叉,不方便吧。”或许并无恶意,但无知中透露出对西方文明的推崇是显而易见的。那蔡元培先生是如何回答的呢?他笑着答道:“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民族,总觉得刀叉是杀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饭菜太不文雅,所以从商朝时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后来烹饪改进,筷子可以夹肉,`匕'就不再用于席上。” 他的回答既道出了筷子的演变历史和它美好的象征,表明筷子其实是刀叉餐具的进化,是文明的对餐具的演化的体现,巧妙的回击了西方人对我们筷子文化的无知与自身盲目的自信。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日本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西方人大概在十六、七世纪才学会使用的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暗指十六世纪前大部分西方人仍然使用手来吃饭,与我们能施展出钳夹、拨扒、挑拣、剪裁、合分等功能的筷子简直是野蛮与文明的差距。既解释了筷子中蕴含的科学原理,也宣扬了中国的餐饮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真的是一段精彩绝伦的回复。

正确的用筷方法

筷子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代表着一种文明气息。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成为华夏文化里的一只奇葩。今天的筷子,已经不单作为一种就餐工具,更是代表着一种文明的气息及独有的文化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筷”与“快乐”的“快”谐音,因此,筷子也成为人们礼品馈赠的佳品——象征着人们对快乐幸福生活的向往。

只要DG公司一天不领悟到它所侮辱的筷子文化对我们中国人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那么他的道歉永远只会是形式上的。

最后奉上一个央视的公益广告《筷子篇》,这才是筷子文化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