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响尾蛇空空导弹的一点有趣历史故事

2024-10-12 13:57 来源:网络 点击:

美国响尾蛇空空导弹的一点有趣历史故事

1946年,美国海军物理学家威廉·麦克莱恩(William B. McLean)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对红外辐射敏感的硫化铅技术,有一天威廉·麦克莱恩(William B. McLean)提出了一个新想法, McLean认为,这种能够跟踪热源信号的技术可以用在导弹制导中,于是麦克莱恩就投身到导弹制导系统研究中。

到1950年,麦克莱恩给这个导弹项目起来了一个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响尾蛇导弹(Sidewinder),因为响尾蛇可以靠眼睛的红外感应来确认猎物的大小和距离,同时新型导弹本身也倾向于以蛇形方式在空中移动,所以团队将这款红外热敏空空导弹叫做响尾蛇导弹。

很快,第一款响尾蛇导弹AIM-9(Air intercept Missileagm空中截击导弹)于1956年投入服役,是当时最先进的空中武器,也是世界上第一枚热导导弹。

该导弹热跟踪系统就像一枚眼球一样时刻捕捉热源,有美军飞行员说“当我抽着烟穿过房间时,我注意到导弹的眼球在跟踪我。”

要知道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一台性能相当于现今家用电脑的计算机足足有房间一样大,所以在当时的技术下能设计出如此敏感和精准的热跟踪导弹,其技术水平和威慑力足以傲视群雄。

响尾蛇AIM-9的第一次在战机上服役似乎是在1954年的台海危机中。当时台湾向美国请求援助,美国考虑到向台湾支援的战机还是军刀F100-D 战机,性能要落后当时苏联的MiG-15战斗机。于是美国向台湾支援了40枚响尾蛇导弹,并改装到20架F100-D佩刀战机上,但这一次的台海危机中,双方比较克制,响尾蛇导弹也没有发射。

1958年台湾喊出反攻大陆,又引起了台海危机,解放军炮轰金门,双方有了激烈的实弹发射,在这场战斗里,国民党军死伤7000余人,解放军伤亡400余人,此外还有很多武器装备损毁。

在这一次激战中,台湾空军也发射了响尾蛇导弹,这也是响尾蛇导弹第一次实战。

挂在二代超音速F-104A星际战斗机的机翼的响尾蛇导弹

其中有一枚响尾蛇导弹没有引爆,美国媒体描述这枚导弹与MiG-17飞机相撞后未能引爆,而是留在了战斗机的机体中。我国报道称一枚响尾蛇导弹坠地没有爆炸,坠落在温州。但是无论如何,我国得到了一枚没有爆炸的响尾蛇导弹。

我国工程师很快拆解这枚导弹,并对其原理进行研究,不过鉴于当时的军工水平,我国还无法仿制出热导导弹,于是将这枚导弹免费送给了苏联。我国只是留下了有硫化铅的导弹头部。

苏联很快搞明白了响尾蛇导制导原理。同时也看到了响尾蛇AIM-9导弹的优点,比方陀螺仪的技术比苏联更精致,更小。苏联工程师根纳迪·索科洛夫斯基(Gennadiy Sokolovskiy)也曾说:“响尾蛇导弹对我们来说是一所大学,提供导弹建造技术课程,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程教育水平,还更新了我们生产未来导弹的方法。”

很快苏联复制了响尾蛇导弹的红外跟踪技术,并制造了自己的空空导弹:Vympel K-13,随即装备到先进的MiG-21战机上,此后也一直为苏联战机服务。

MiG23上的K-13

中国也在其中受益,在1961年,中苏签订转让米格-21全套及K-13空空导弹的技术协议,后来我国用时3年学习K-13的技术,最终有了自己的空空导弹命——霹雳-2。

霹雳2空空导弹

据传闻,1967年左右苏联还曾通过其它途径从德国搞到一个完整的AIM-9导弹,通过汽车,空运等方式将导弹运回了苏联。然后深入研究及改进,设计了R-13M空空导弹。

响尾蛇导弹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后来经历了一系列改进和升级,不断更换更灵敏的新型导引头,各种类型的冷却系统,推进器等,但是其红外制导的跟踪方式一直没有变。

我国自得到了苏联的K-13技术并发展了自己的霹雳2空空导弹后,就在不断学习和追赶。

从"霹雳2号"到霹雳20,历经了半个世纪,我国的空空导弹终于可以站在世界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