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熙:河南遂平走出的国画大师,新金陵画派创始人

2024-10-12 19:27 来源:网络 点击:

魏紫熙:河南遂平走出的国画大师,新金陵画派创始人

遂平县诸市镇,东过古驿站关王庙可至汝宁府或朗陵,西涉滔滔汝河经吴房故地可抵盘古或舞阳,地下是一个天然淡水湖,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诸市镇,古称杏阳集,以诸市五里岗村为背景的《李天宝吊孝》一剧中有句台词为证,“我把你背到杏阳集,我与贤妻来治病”。杏阳集南关外有个猪贸易市场,生意兴隆,俗称猪市,后雅称诸市,逐渐取代杏阳集的称谓。清嘉庆《汝宁府志》 卷4记载,“遂平县诸市店,县西南”。清同治元年筑寨,改称诸市寨,简称诸市。

先民们早在远古时期就选择在这里定居,现存有五龙口、马台寺、杨台寺遗址,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等生产生活文物,它们都是距今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的一部分。优越的地理环境、厚重的人文底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聪慧的诸市人,其中当代国画大师魏紫熙先生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物。

(魏紫熙先生的人物画劳动归来)

魏紫熙,诸市镇姜庄村人。1915年出生,自幼喜欢绘画,在场面,在沙滩,用芦杆,用树枝涂抹,在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对点、线、面的敏感。课本的空白处画满了稚嫩的铅笔画,家长、老师也不少怪罪。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绘画日渐痴迷,天赋逐渐显露。

1932年,魏紫熙考入开封艺师,从此如鱼得水、沉浸在艺术的殿堂里不能自拔。毕业后任教于中小学,教书与创作成为了生活的全部,绘画作品日渐成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魏紫熙在河南郾城举办抗战漫画展,以漫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来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收到了极大的社会效果。

(魏紫熙先生的代表作 天堑变通途)

1946年,在开封举行个人画展时,一炮打红,名誉中原。当时报纸评论云,魏紫熙的进步令人咋舌;傅恒书则曰:魏紫熙的山水画可媲美张大千。可见,魏紫熙的山水画在当时的画坛已是独树一帜。1947年8月受聘河南大学,结识国画大师赵望云先生,深受教益,并结下深厚的私人情谊。新中国成立后,魏紫熙一直在南京工作生活,直至终老。

走出去,深入自然,深入生活,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讴歌勤劳的人民群众一直是魏紫熙先生人物、山水画的主题。1957年,同傅抱石等10多位画家深入大西北、大西南写生,行程两万多里,走了一次艺术之旅的长征路。后来在北京举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河新貌”画展,一时轰动海内外,成为新金陵画派主要创始人之一。

魏紫熙先后当选为全国美协理事、徐州画院名誉院长、江苏省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魏先生代表作 黄洋界)

纵观先生一生的从艺道路,人物、山水画创作是他长期追求的目标。他笔下所绘的人物、老松、长瀑、峰峦等意象,多有元明清以来大家的影子,据他的弟子说,先生是一位精研传统、融古通今、变革创新的丹青高手。代表作品有《天堑变通途》《飞澜无声》《长白山飞瀑》等,尤其是为毛主席纪念堂绘制的巨幅山水画《黄洋界》及为中南海绘制的巨幛《云起千峰动 泉飞万壑鸣》等,均堪称当代山水画珍品中的珍品。

国画大师魏紫熙尽管享誉海内外,可他念念不忘的还是生他养他的吴房故地,即使在古稀之年,魏先生仍故地重游嵖岈山,为家乡写生,为故土放歌。他多次向家乡捐赠自己的国画作品,县文化馆、镇文化站曾多次展览,受到乡民的啧啧称赞。

诚诚恳恳做人,老老实实画画,终成大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魏紫熙先生在美术领域取得的不朽业绩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已成为遂平人的宝贵财富和文化基因,已融入遂平人的血脉之中,也已成为遂平砥砺前行、创造辉煌的动力源泉!

(魏先生人物画代表作 风雪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