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电影《十八洞村》成都首映 老戏骨王学圻演活农民

2025-02-24 01:29 来源:网络 点击:202

四川造电影《十八洞村》成都首映 老戏骨王学圻演活农民

王学圻、陈瑾领衔主演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摄影 陈羽啸

10月11日,由峨影集团编剧、导演苗月执导,王学圻、陈瑾领衔主演的电影《十八洞村》,在成都举行首映礼。这部“四川造”的影片取材于全国精准脱贫典型——湘西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杨英俊和杨家兄弟在脱贫的过程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诗意的电影语言讲述贫困地区人民的内心世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首映礼上,老戏骨王学圻谈及自己扮演的角色时说:“杨英俊是被识别为贫困户的退伍老兵,他凭借着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促使他不畏艰难,带领村民打赢扶贫攻坚战。扶贫先要扶的就是精气神”。

据悉,这是峨影集团继《天上的菊美》《红旗漫卷西风》《邓小平遗物故事》等影片后,又一部聚焦现实题材的力作。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影片,该片将于10月13日在全国公映。

王学圻在电影中首演农民

被苗导剧本打动

无论是《梅兰芳》里的十三燕,《十月围城》里的李玉堂,还是《赵氏孤儿》里的屠岸贾,年过七旬的王学圻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其中以军人居多。而这一次,他在《十八洞村》中首次挑战农民的角色,作为村民带头人,不畏艰难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导演苗月爆料,王学圻刚刚接到邀约的时候十分诧异,“我像农民吗?为什么让我演农民?”。然而看到剧本之后,他就被剧本和角色所打动,直言“导演真的写得非常感人,朴实地展示生活中的故事,剧本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深深打动了我”。

苗月介绍,主人公杨英俊1980年代曾在部队修飞机,是个退伍军人,原本可以去大庆油田当工人,但是因为家里分了分了三亩七分田地,出于对土地的热爱就回到家乡,30年没有出去打工,种地、守着老屋过了几十年,因为孙女的疾病,日子过得越来越清贫。正是剧本中退伍军人的人设,让有军旅情结的王学圻接受这个挑战。

《十八洞村》人物海报

演完农民成农民

从读剧本到后期拍摄,王学圻在杨英俊这个角色身上找到了相似之处,“我俩的性格都是不服输,非常好强”。正因为出生的年代和从军经历香色,他也越来越能揣摩到角色的心思,“杨英俊当了几年兵,回到家乡以后认认真真地种地,然而当给他评定为贫困户时,他觉得丢人,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我一辈子踏踏实实的干活,国家还要帮扶我?战友知道后脸往哪放?这个心态就很像我们这代人,名誉看得比命重”。

虽说是第一次头戴斗笠下田插秧,王学圻也学得有模有样,演技让导演叹服。苗月回忆,拍摄过程中,她看到一个老乡挑着担子还能健步如飞,走到田埂旁,潇洒地把秧苗甩进田地里,立马让王学圻试试。谁知王学圻换上服装之后一条拍过这个镜头,连围观的农民朋友都说演得像。

《十八洞村》主创团队亮相,左二为王学圻

“第一次演农民,当时看当地老百姓多一点,学老百姓什么感觉,导演也在监视器看着,比如说腿不能翘上去。这个角色的特质,有时候是军人,有的是农民,不完全是地道的农民。”王学圻透露,故事发生地花垣县属于湖南、四川、云南的交界地,当地人说话而更像四川话和贵州话,而他此前当兵的时候接触的战友来自五湖四海,学习方言的能力非常强,为了让观众更能入戏,他努力学习方言,用一口浓厚的湘西口音笑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名农民了”。

主创团队为《十八洞村》揭幕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