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村振兴微纪录③:湛江黄略村蝶变,从“问题村”变身乡风文明“先进村”

2025-02-24 01:27 来源:网络 点击:195

广东乡村振兴微纪录③:湛江黄略村蝶变,从“问题村”变身乡风文明“先进村”

“大家好,我叫王胜光,来自黄略村,也在黄略村长大,今天回到故乡做这个分享会,感到格外亲切,也十分紧张” 。 入秋后的湛江市遂溪县黄略镇黄略村微风徐徐、气候宜人,黄略中学一间课室里,一名身穿白色T桖、戴着黑框眼镜的大男孩王胜光正在为初中毕业班的同学们做分享会。

作为黄略村走出去的优秀“后生仔”,王胜光2015年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明年即将毕业。他从小受黄略村乡规民约的熏陶,牢记要传承前贤优良家风。因此在自己即将毕业之际专程返乡,为村里的后辈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经验和大学生活,把黄略村祖祖辈辈为人谦和,勤勉向上的古风传递下去。

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的精神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摈弃陈规陋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传承优秀的家风,让乡村的未来更加可期。

有千年历史的黄略村是湛江最大的自然村之一,面积达36平方公里,村民约2.3万人,被划分为6个行政村。因为人口众多,宗族矛盾复杂,黄略村也有过并不光彩的过去史,曾经因村风彪悍、吸毒成风、偷盗抢劫等恶习,给外界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是广东有名的“问题村” 。

要想乡风文明,教育必须先行。黄略村第二任村务理事会会长王光绍介绍,为了彻底摘掉 “问题村”的帽子,村里从先祖的家诫中提炼出“延师教子、诗书传家”八字作为祖训,通过制定“乡规民约”等方式,传授给村民尤其是村中的孩子们。如今, “乡规民约”册子已经成为当地小学生的必学课程。通过不断地强化教育,尊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观念已深入村民人心,村里的风气得到了明显改善,邻里之间相处更加和睦。

同时,黄略村集合乡贤等各界力量,奖教奖学,激励更多人才的出现。王光绍自豪地介绍道,“从2004年开始,两位乡贤王溪和王光和带头捐款,成立教育基金会,奖励那些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和优秀的老师,因为村里不出点人才,不抓教育,这个村确实没希望”。

至今,黄略村教育基金会已由各个村委会自行筹集资金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也略有提高。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短短几年时间,黄略村共有234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395名学生考上省市县重点中学,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重视教育的同时,黄略村也更加注重日常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让村民们农闲时能有所乐、有所学,黄略村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夜幕降临,村里的文化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六旬老人端坐在电子琴前练习弹琴,几位年轻人在隔壁的乒乓球室打着球,放学后小朋友来到村图书馆写作业看图书;祠堂前,穿着统一服装的妇女们跟着动感的音乐尽情地跳着广场舞;村文化楼戏台上,身穿戏服的雷剧演员放声演绎着湛江地区的传统文化。悠扬的唱腔划破夜空,传向远方。

【图文】肖雄 张冠军 实习生 帅昌哲

【统筹】王溪勇 秦文纲 曾强

【作者】 肖雄 张冠军 实习生 帅昌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