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世赛新项目,揭秘“全能生产机器人”的诞生

2024-08-23 06:20 来源:网络 点击:

探营世赛新项目,揭秘“全能生产机器人”的诞生

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双重浪潮中,创新、高效、绿色、智能的产业变革在粤港澳大湾区澎湃涌动,随着 " 新质生产力 "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一系列新技术与广东紧密关联。 全国每 3 台工业机器人和每 4 辆新能源汽车就有 1 台(辆)是 " 广东造 "。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 " 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在不久后举办的第 47 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将首次参加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是第 47 届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近日,记者实地探营这一世赛新兴项目,探访选手备赛情况。

2 人 4 天打造满足生产需求的机械人

在机器人集成项目训练现场,广东参赛选手吴龙辉和刘富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今年 9 月,他们将奔赴法国里昂,代表中国出战世赛。

在现场,只见两名选手,1 名坐在电脑前进行机械设计和电气设计;另 1 名站在工作台前,把机器人的模块搭建起来。

该项目选手需要根据生产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机械电气设计、组装调试,让机器人满足相应功能,比如上下料、搬运、装配、堆垛、焊接、涂胶等。选手必须了解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多关节手臂的技术发展以及机器人化规则的演变。

世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国家集训队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李瑞峰介绍:" 选手需要在 4 天时间内,完成多个模块任务,涉及机械设计与安装、电气设计与连接、机器人系统编程与调试、拓展任务等。因为是双人项目,所以工作组织和管理模块将贯穿整个比赛过程,考核选手的沟通交际能力。"

" 考核任务都是从实际生产任务转化而来。" 李瑞峰表示,这些任务对选手技能要求很高," 比如组装杯子,杯盖和杯子不是简单地合上就行,还要对准位置合上,如果没对准,那么这个加工是失败的。"

世赛标准已成为广东技能人才培训标准

" 世赛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通过建设国家集训基地,不仅加强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促进作用,还推进了校企深度融合。"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谢黧表示,世赛项目有完整的竞赛体系,学院结合世赛标准及资源、选手培养路径模式等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转化应用。

" 比如结合学生的学期规划,对每个阶段的能力体系要求进行梳理,相应转化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这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 谢黧说道," 如今,学校将世赛的技术内容、评价标准和对选手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求进行成果转化,融合在常规的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备受华为、广汽等龙头企业认可。"

并且,这种模式的应用并不只局限在竞赛班的顶尖选手中,从中级工、高级工到预备技师各类型层次的学生课程中都有覆盖。这也让学院培养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世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入到一线产业中往往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用专业技能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一批又一批新职业获得国家 " 认证 "。广东技工院校已早早开始科学定位,对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职业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是近年来新兴的职业之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成为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调试、故障排除以及系统集成等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广东正依托世界技能大赛在提高技能人才水平的同时整合政企校资源,推动形成以产业龙头企业真实岗位标准为引领、以院校招生和培养能力为基础、以人才评价为纽带的产教利益共同体,实现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使用、社会政策多方面社会价值,着力为产业培养 " 新工匠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文 | 记者 周聪 通讯员 粤仁宣

图|记者 何昱 周聪

视频|记者 周聪 王炯勋 周巍 何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