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违法行为,治理成本不小!绝不能“微小”视之

2023-12-08 01:35 来源:网络 点击:

小微违法行为,治理成本不小!绝不能“微小”视之

" 三无 " 老年代步车上路、行人闯红灯、在人行道上停车、" 飞线 " 给电动车充电 …… 这些小微违法行为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以至于大家都以 " 小 " 视之,甚至见怪不怪。

所谓小微违法行为,一般指情节轻微,不会即刻对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违法行为。小微违法行为看似不起眼,但带来的巨大治理成本和潜在风险却不容小觑,绝不能 " 微小 " 视之。

为了防止行人和自行车闯红灯,有的地方在路口设置了可移动栅栏,并且安排专人值守操作;为了防止电动车上楼充电引发火灾,一些小区的电梯里不得不安装专门的智能 " 阻车器 ";为了防止乱停车,很多道路上不得不安装 " 阻车桩 " 或石墩子;为了治理泛滥成灾的老年代步车,有的地方不得不提供 " 补贴 " 来鼓励市民 " 淘汰 " 车辆 …… 凡此种种,海量的小微违法行为牵制了行政与执法部门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产生的巨大社会治理成本消耗着社会公共资源与广大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曾有媒体报道,在我国中部某省会城市,仅管理好一个路口,一年就需要投入 48 万元。

小微违法行为看似是 " 少数人犯错,全民来买单 ",平摊到每个人身上并不显眼,但海量的违法带来的海量治理成本还是要由全社会整体承担,最终侵蚀的是每个人的福祉和利益。如果任由其发生与蔓延,这些行为将带来负面示范,形成破窗效应,治理成本将更加攀升,并且严重损害法律尊严与社会道德体系。

治理小微违法,需要从 " 自律 " 开始。小微违法行为的产生,或因不懂法律的无知无畏,或因 " 法不责众 " 的侥幸心理,或因随波逐流的羊群效应,但归根结底,还是缺乏规则意识和守法意识。所谓 " 上工治未病 ",要堵住小微违法行为发生的源头,就要因地制宜搭建并完善小微违法行为的预防制度,结合典型小微违法行为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知识教育宣传,树立好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的共识。

治理小微违法,需要更严格的 " 他律 "。小微违法行为分布广、查处难,考验着各地的治理与执法水平。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碗水端平,不搞 " 运动式执法 " 或 " 选择性执法 "。另一方面,要引进更为先进的信息科技系统,提升治理效能,降低人力成本。例如一些城市利用 " 电子警察 " 设备抓拍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行为,对维护交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治理小微违法,需要更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制度设计层面,不妨对小微违法行为作出更为明确和有效的惩戒。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要 " 让自甘风险者自负其责,让失德乱序者承担后果,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 "。无论是将高铁霸座者列入旅客黑名单,还是对私自投喂大熊猫游客处以终身禁入景区,面对小微违法行为,我们需要引导与教育,更可以通过法律与制度来规训。探索 " 黑名单 "" 失信名单 " 等新举措、新方法,全力阻止小微违法行为的发生与蔓延,我们才能守护住法律尊严与公众利益,营造弊绝风清的社会正气。

来源:半月谈

(编辑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