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仁义”的真正意思吗?其实大部分人都想复杂了

2024-10-12 18:31 来源:网络 点击:

你知道“仁义”的真正意思吗?其实大部分人都想复杂了

“仁义”这个词耳熟能详,但其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说不清。

人们提起“仁义”,第一反应普遍是道德。

没错,依我们当代人的观念来看,“仁义”确实属于所谓道德的范畴。

不过“仁义”不是道德行为,而是道德的精神内核。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仁与义其实是两个概念,孟子告诉我们所谓“仁”,不是一种特定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升华。

“人皆有所不忍”,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忍心的感受。

路边遇到瑟瑟发抖的流浪狗,心生怜悯便收留了它,这种怜悯的感受就是不忍心。

这是人心底本能至善的情感,如果将这种情感扩大化,随时随地对任何人和事物都能发出这种情感,那么就是“仁”了。

这是很难的修养,基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就现实来看,现代的人们往往对动物能够生出“仁心”,而对待人反而做不到。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路边看到流浪的小狗,不忍心看它流浪挨饿,经常买火腿给它吃。

可回到家中,对父母就变成了“忍心”,冷言冷语,稍不如意甚至恶语相加。

而在外对朋友同事也不能够真心相待,凡事都要算计一下。

这能够算是真正有爱心的人吗?

这种爱心是假的,是自以为是的爱心。

这样就连生而为人的基本修养都离得很远,就更不要提“仁”了。

而关于“义”,孟子解释:“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善恶的标尺,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心底其实多少都明白。

比如偷盗、打人这些行为明显就不应该,而助人、友爱自然是应该继承的美德。

当然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以及每个人自身观念的差异,这把标尺可能有所不同。

但只要人心中有追求善而摈弃恶的念头,愿意真正为善去恶,那么随着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就能够渐渐通达大“义”,分别真正的是非对错了。

之后孟子又说:“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不忍心的情感人人都有,为什么有的时候不能够发起呢?为什么我们看到小狗小猫都能够收养照顾,却不能真诚对待朋友甚至父母呢?

因为我们有欲害之心。

小猫小狗牵扯不到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自然能够全心对待,而不论是什么人,哪怕是父母都能够牵动我们的利益。

在利益与情感之间,人们往往难以自制,最终都会偏向于选择利益。

所以孟子告诉我们想要达到真正的“仁”,必须战胜自己的内心,“充无欲害”之心。

而同样,想要达到真正的“义”,则要“充穿窬之心”。

所谓“穿窬之心”也就是小心思,小念头。

比如马路上看到前面人口袋中掉出来一百块钱,但是他没发现。

这个时候我们本能反应一定是想提醒他一下的,但转念一想,他又没发现,我偷偷捡起来不就是我的了吗?

亦或是一个人做事心理总是有一个“我”的观念,“我年纪大有资历”;“我爸是某某某”;“我有钱有势”。

甚至也有一些做学问的,《孟子》读过很多遍,一谈起孟子的学问心里就总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遍,别人谁也没我明白,听不进去别人的观点。

这些就是“穿窬之心”,这种心思只有在自己内心体会,行为方面往往是隐藏起来的。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问题,如果心中总藏着这种小心思,那么是绝对无法通达“大义”的,因为内心丧失了纯净。

所以儒家有一个提升修养的功夫叫做“慎独”,也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绝不放纵内心去起坏心思。

这功夫就是通达“大义”的法门。

所以综上,这里孟子没有任何铺垫或保留,开门见山就给我们道出了“仁”与“义”的真面目,让我们从根源处理解“仁”与“义”的精神内涵,摆脱了对其停留在道德行为层面的浅薄理解。

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