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南朝萧梁

2025-03-03 16:23 来源:网络 点击:192

魏晋南北朝-南朝萧梁

【品历史好茶:伯爵大红茶】

一、背景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宋末代君主宋前废帝刘子业昏庸奢侈淫乱,被后起萧道成所灭,建立齐。

萧道成借鉴刘子业的教训,宽厚节俭,但传至三代始终又走上刘宋的老路,最后迫使宗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另立“梁”,称:梁武帝。

二、萧梁

前期

萧衍即位后,总结刘宋、萧齐的教训,重视寒门,同时笼络世族,以图扩大并巩固政权基础。

梁武帝大方向上的政策是没有毛病的,加强中央集权,调和世族与寒门人士,收拢权力,一片安宁的景象油然而生,但发展许久却不是如此。

萧梁武帝要求每个地方政府必须举荐一位世族参与政治,本着想要调和自刘宋以来寒门人士和世族之间的恶劣关系,出发点毫无问题,但过于纵容世族的不作为和作妖行为。

世族虽然自视很高,但寒人看不起他们,也概因为他们的行为:

宽衣大带、头戴大冠、脚穿高跟鞋,香料熏衣、剃面涂粉,听见马嘶吼惊恐的说:这是虎,怎么能说是马,太可怕了。

另外世族虽然办公,只是签到便走,这样的世族除了带坏风气和贪赃枉法、奢靡浪费,实在治理不了政事。

中期

梁武帝后来更加昏庸不作为,晚年信佛教后,对政事视而不见。

对权贵放纵宽大,权贵却治民很严,所以有人抗议道:“陛下用法,急于黎庶,缓于权贵。”权贵被皇帝纵容,自然百般剥削庶民,还好是江南富庶,黎民虽受剥削,但仍能在萧梁的统治下安居乐业四十多年。

但招致的“侯景之乱”,对江南大众来说,是罪不可恕。

后期

萧梁时期,北朝—魏已经逐见颓势,侯景是北魏的羯人,由于在各处叛逃为北方所不容,投梁。

梁武帝信佛,又梦中原投降,认为是征兆,不顾反对遂接受了侯景投降。后派兵支援侯景抵抗北方东魏来袭,梁军主帅因毫无斗志兵败被俘,侯景也败。

梁武帝惊恐不安,遂即求和东魏,愿与其共讨侯景,侯景知道后又叛梁。

侯景联合萧宗族率八千军渡江围梁武帝所在都城,最后萧衍于城中活活饿死,一代帝王饿死,何其讥讽。梁武帝最后留下的贡献也就是因信佛读万卷书而留下经学著作了。

侯景占据江浙之地后,烧杀抢掠,对世族几乎杀尽,其子女妻妾均入军营,又逢蝗灾旱灾,侯景的军士“掠人而食”。

这个时期对江南的荼毒惨绝人寰。

三、梁灭陈立

侯景后期军心涣散,人心渐离,为广州北上勤王的陈霸所灭,后陈霸四处剿灭叛军,三年后于健康称帝,自此梁灭陈立,南朝也到了末期。

陈建立时,南朝早已满目疮痍,刘裕北伐时所攻掠的土地尽失,国力衰弱,而此时的北朝已经被汉人建立的隋朝所灭。

陈经营三十多年后,也被南下的隋军所灭,自此结束了中国自司马西晋以来200多年的动乱时代。

四、结语

后汉、魏晋的中华文化,遭“五胡乱华”的璀璨蹂躏,有枯萎消失的危机,却能在江南孕育滋长继续发展,虽然曲折却得以保存,实是不幸中的万幸。

【品历史好茶:伯爵大红茶】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