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跨越7个千亿台阶,长沙做对了什么?
20年跨越7个千亿台阶,长沙做对了什么?
来源丨智谷趋势
坊间传言,湖南有两座省城,一是长沙,二为深圳。
虽然是戏说,但这座城市确实有相似之处,都聚集了大量湖南英才,都擅长做湘菜,都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都是“奇迹之城”……
你看深圳,用四十年时间把一个小渔村改造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打破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记录。
长沙也一样,用二十年时间,把一座不沿海、不靠边的普通城市,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城市。
9月20日,长沙顺利举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提出,2000年,长沙的GDP只有656亿元,2021年的GDP飙升到了13270.7亿元,跨越7个千亿台阶,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同时还超越了西安、长春、济南、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副省级城市。
不得不说,长沙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匹亮眼“黑马”。
如此大的经济增量,是靠什么撑起来的?
是靠“茶颜悦色”、“文和友”等网红品牌吗?不对,长沙2021年的餐饮收入才475.29亿元。
是靠卖地、炒房、“加杠杆”吗?恰恰相反,长沙的平均房价只有1万出头(在新一线城市中处于最低位),先后埋葬了无数炒房团的幻想。
是靠矿产资源或中央政策吗?没这个命!长沙2021年的采矿业收入只有26.93亿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政策方面,“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等金字招牌,长沙一块都没有。
那么,“长沙奇迹”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去长沙做了一次实地考察。
走遍了长沙6区2市1县后,我发现这座千年古城处处充满活力,天天都在创新,是名副其实的“五新之都”(新消费之都、新材料之都、新基建之都、新智造之都、新能源之都)。
“长沙工业指数”,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和大基建曾经是中国经济的头号引擎。疫情以前,我们搞出了全球最大的房企、全球最多的高楼、全球最长的高速公路、全球最发达的高铁网……
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来自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的工程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打桩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而这四家企业,都位列全球工程机械50强,都是地道的长沙企业。
长沙是世界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之一,工程机械总产值约占中国的27.5%、全球的7.2%,产品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21年7月)。
三一重工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每个月都要向决策层上报数据,“挖掘机指数报告”。
这份报告,可以让上级了解中国基建的热度,为制定和调整大政方针提供重要依据。
不过随着中国房地产变“冷”和基建潮的退坡,工程机械市场开始滑坡,长沙的装备制造业进入平稳增长期。
神奇的是,长沙的制造业还在飞速发展。
9月15日和16日,长沙市分别召开“长沙·非凡十年”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专场新闻发布会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专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长沙工信局指出,十八大以来,长沙制造业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国字号“智造”示范项目全国第一,取得了新突破,由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发展至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这里,我还想重点讲一讲长沙的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有多重要?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材料问世,就没有三次工业革命。
19世纪,钢铁材料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
几十年后,电磁材料的发明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化生产迈向工业化生产;
20世纪,半导体材料的出现推动人类迈向信息化,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以新材料为先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长沙当然不能错过。
2021年,长沙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3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约1630亿元,增幅约25%。
在长沙的带动下,湖南省内兄弟城市也在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2021年,湖南的新材料企业实现全口径营业收入6615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速14.4%。
要知道,以长沙为核心的湖南是公认的中国新材料重镇,在细分领域甚至超越了沿海省份。
造船板、海洋平台用钢、极限薄规格耐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硬质合金材料,在全国硬质合金产业中占据半壁江山;
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正极材料、前驱体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锂系聚合物、己内酰胺、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产品优势突出;
大飞机起落系统、装备大尺寸合金材料、高性能碳化硅纤维、芳纶材料、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进入产业化进程;
高性能钛材、特种线缆、碳/碳复合材料、高性能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承载吸波复合材料等一批重点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核电等重要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
看到这么多艰涩难懂的名词,估计很多读者的反应是这样的:
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哈哈哈,我来给你捋一捋。
在所有的新材料中,最让中国人头疼的是芯片。大家都知道,美国政府已经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了全面封锁,试图阻止中国人点亮科技树。
为了帮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长沙人开始“死磕”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拼尽全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据“红网”报道,芯片四大件中的CPU、GPU、DSP、FPGA,长沙占了三大件,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够实现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填补了多项国产芯空白,被誉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中国国产芯片第四城”。
除了半导体材料,碳基材料也是全球科技战的重要阵地。
碳基材料是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关键材料,拥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场景和难以估量的市场空间。
所以,工信部将碳基材料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相关发展规划,将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
在中国碳基材料版图中,长沙是非常重要的一极。
首先,长沙市是全国碳基材料人才培养的摇篮。1962年,湖南大学建立了中国首个碳素材料专业。上世纪80年代,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国首个碳化硅纤维的研发单位。中南大学在碳/碳复合材料领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为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提供了保障。
其次,湖南是全国碳材料资源的重要基地,拥有世界一流质量的微晶石墨矿,其“鲁塘”牌微晶石墨在全球享有盛誉,其储量居全国首位,广泛应用于核石墨、等静压石墨和石墨烯等领域。
最后,长沙企业在碳基材料研究及其应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博云新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东映碳材的高导热沥青碳纤维制备技术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安光电打造了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垂直整合产业链。
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展示厅
(王战新 摄)
长沙的新材料产业链将是中国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这让想起了革命年代湘军的誓言,“只要有湖南人在,中国就不会亡”。
长沙之行,颠覆了我对工厂车间的认知。
作为农民工的子女,我对厂房有一种本能的想逃避。当年我和表弟在东部沿海某食品厂做暑期工时,曾亲眼目睹一位工友的手指头被切割机切断了,主管和经理却不肯认账。
至于工作环境,窗户乌漆麻黑,设备锈迹斑斑,电线杂乱无章,零部件散落一地,食物腐烂发霉,老鼠大摇大摆地晃荡……
所以,当总编辑说带我去长沙看工厂时,我内心是非常抗拒的。
但是我走进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天际汽车、北云科技时,才知道什么叫硬核科技,什么叫灯塔工厂。
天际汽车的涂装车间,这地面比我的脸还干净
(王战新 摄)
布局疏朗大气,光线明亮如日。工业机器人像外科医生一样快准稳,工业大屏的数据像公安指挥中心一样快速跳动,流水线像人体循环系统一样一气呵成,自动物流车像机器人瓦利一样聪明能干。
最重要的是,上万平方米的车间,只有几十名年轻工人,在流水线旁边还有操作电脑的工程师。
三一重工“18 号厂房”
图源:“长沙发布”
我不禁发出感慨:“这里的工作环境真棒,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三一集团的工作人员回应道:“我们以前也遇到了招工难的问题,哪怕我们把工资开到两万,也很难找到成熟稳重的焊工。所以我们花了好多钱来改造生产线,引进最先进的设备,使用了机器人和触控屏,整体操控感和打网游差不多,这才吸引了年轻人回流。”
说得对呀,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心理正在发生巨变。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是靠巨大的人口红利撑起来的。但是现在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Wind数据显示,我国90后比80后少1172万,00后又比90后少4700多万,10后比00后也少了24万。
2022年上半年我国出生人口523万,死亡人口531万,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这在人口学上被称为“死亡交叉”。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年轻人的数量本来就不多,愿意学手艺、做技工的就更少。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与制造业劳动力流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有43个职业属于第六大类职业——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放弃制造业,专攻地产、金融、文教、旅游等第三产业吗?绝对不行!发达美国尚且在搞制造业回流运动,中国怎么能自废武功?
解铃还须系铃人,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企业必须搞好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能用机器人的地方尽量用机器人。
同时要与职业学校共同培养实用性人才,改善车间环境,建立赏罚分明的薪酬体系……工人心中有盼头,工厂才有好势头。
总之一句话,中国要从“世界组装工厂”升级为“全球智造中心”。
这让我想起了央视和工信部联合打造的重磅节目,《智造中国》。这场直播活动的第一站就选在了长沙,最先登场的企业就是三一集团和铁建重工。
在直播中,三一自主研发的5G无人驾驶电动重卡亮相,该重卡已历经一万多公里自动驾驶路测,年内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据介绍,三一重卡的厂房足足有31个足球场之大,每天平均有150辆、最多300辆卡车在这里下线。三一重卡厂房不仅大,而且生产效率高,“钢板进、整车出”,最快4分钟可下线一辆卡车。三一重卡智能厂房去年底启用至今,已下线400多种不同的卡车,其中三分之一为新能源重卡。
图源:中央电视台
铁建重工“出场”的是在湖南省内应用最大直径盾构机“星盛号”,它目前正在湘雅路过江通道工程中进行隧道施工。
直播介绍了盾构机操作人员可以在地下32米,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开盾构机。这种令人羡慕的工作体验,要归功于铁建重工的研发团队。
原来,在施工过程当中,铁建重工的“数字孪生技术”不仅可以收集数据、实时回传,让研发人员利用这些数据,优化下一代产品设计。还能根据各项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甚至自主决策,让盾构机的运行变得更加安全、智能、高效。
图源:中央电视台视频
除了三一集团和铁建重工这样的“智造龙头”外,长沙还有143家国家认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排第3。
数据来源:工信部
此外,长沙还掌握了强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
长沙拥有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0”号超算大楼
图源: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官网
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也在长沙设立了区域性总部,鸿蒙操作系统也带了过来。
一流企业配一流城市,天经地义。
所以,由工信部主办的顶级论坛“全球计算大会”永久落户长沙。
长沙还是国家8个北斗产业重点城市之一、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三大示范区域之一,现有北斗产业企业超过120家。长沙生产的北斗产品,已经应用于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化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机器人、智慧产业园等诸多领域。
如此优秀的长沙,难道配不上“新智造之都”的名号吗?
在中国27个省会城市中,合肥和长沙的崛起最有传奇性和故事性。
政策方面,这两座城市既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副省级城市”,又没有享受不到“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开放政策,发展只能靠自己。
交通方面,这两座城市既不沿海,又不在长江的主干道,也不属于“全国八大铁路枢纽”,起点并不高。
但是,他们却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GDP总量突破了万亿大关,常住人口也涨到了一千万左右,在各类城市排行榜上都位居前列。
合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其“风投之城”的名号,实际上是“智谷趋势”发明的。早在2020年3月,我们就发表了轰动全网的文章《郑州长沙急了!这座全中国最敢“赌”的城市,靠风投成为最强逆袭者》。
图源:“长沙发布” (肖KK 摄)
最近我们发现,长沙市政府也是招商引资和开拓新产业的一等高手。
先拿数据说话。截至9月15日,长沙共有A股上市公司(含过会待发3家)83家,数量位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4万亿元,位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长沙的营商环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9位,比2020年提升了4位,位居中部第一。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可以作证,她曾经说过:“我为什么在长沙一期、二期、三期不断投,就是因为(长沙)政府的诚信感动了我。”
从2011年到现在,格力电器在长沙的总投资已超过了100亿元。董明珠表示,未来长沙格力将成为格力珠海总部之外的第二大生产和研发基地。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也跟长沙有很深的渊源。长沙不仅给他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中南大学),还帮他实现了冲进世界500强的梦想。
2020年2月21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王传福来到了长沙谈合作。
王传福讲了一段非常动感情的话:“患难见真情,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地方对企业的重视程度和营商环境的优劣。”
疫情防控期间,长沙有关区县、园区主动服务企业做好复工人员监测核查、昼夜包车运送员工返厂、协调上下游供应商复工复产、保障物流发运通畅等,为比亚迪在长两个基地顺利实现满产超产,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王传福专门谈到,他看好长沙,既是基于多年来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更是认为长沙在疫情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所以充满信心。
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比亚迪皆有项目落地,累计投资上百亿元,长沙也因此成为比亚迪在深圳之外,投资最大的城市。
同时,由于长沙比亚迪的持续投入,长沙成为国内最先集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汽车产业链的产值突破了千亿元。
说到产业链,就不得不提起源于长沙的“链长制”。
早在2017年11月,长沙市就在各个省级以上园区设立了22个产业链推进办公室,由20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园区相关负责人、业务骨干和各市直部门、区县(市)选派的优秀干部88人组成产业链推进团队,打造优质完善的产业链。。
如今,长沙平均每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产业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
在有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长沙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食品(含烟草)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
五福临门,筑牢了长沙的产业之魂,也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长沙样本”。
参考资料:
1、《硬核!长沙制造,非凡十年!》,长沙发布,2022.09.15
2、《新材料“长沙军团”火力全开 雄踞国内第一方阵》,红网,2021.12.25
3、《长沙为什么被称为工程机械之都?作为工程机械之都的优势在哪里》,长沙发布,2021.11.19
4、《发力!挺进“中国国产芯片第四城”》,红网,2021.08.31
5、《2021年湖南新材料企业实现全口径营入6615亿元 实现增加值增速14.4%》,红网,2022.06.25
6、《碳基材料推动长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网,2021.12.14
7、《长沙企业展现“智造中国”风采》,长沙晚报,2022.08.07
8、《长沙,20年整个中国逆袭最为成功的城市,媲美深圳!》,全景财经,2019.12.03
9、《“链长制”,为何成了“热词”》,新京报,2022.07.26
-
- 国民C位遭遇不公平待遇?Somi被浪费的三年时光到底谁来赔?
-
2024-06-17 20:19:25
-
- 视听一体化打歌:抖音看见音乐计划迎来3.0时代
-
2024-06-17 20:17:09
-
- 曾打垮车臣叛匪的俄军哥萨克佣兵,在叙利亚爆锤ISIS
-
2024-06-17 20:14:53
-
- 最低才28块钱!大连25家人气自助餐,花钱少,还管饱!
-
2024-06-17 20:12:37
-
- 武则天和杜甫都为他打call,18岁才读书的他如何成为大唐文宗?
-
2024-06-17 20:10:21
-
- 黄子佼事件,不是八卦
-
2024-06-17 20:08:05
-
- 和男友交往前我从没谈过恋爱,婚检时,医生却说我以前生过孩子
-
2024-06-17 20:05:49
-
- 反对并购扩张?蒙牛股东否决增发授权议案
-
2024-06-17 00:29:14
-
- 做增程不丢人,死了才丢人
-
2024-06-17 00:26:57
-
- 极简手机升温,注定昙花一现?
-
2024-06-17 00:24:41
-
- 从估值超500亿到破产清算,一只独角兽没了
-
2024-06-17 00:22:25
-
- 收费上万,天价高考报志愿收割家长?
-
2024-06-17 00:20:08
-
- “石油美元协议终结”刷屏朋友圈!真相究竟如何?
-
2024-06-17 00:17:51
-
- 鲁班到家联合创始人姜鹏:数字化驱动企业用工服务模式升级
-
2024-06-17 00:15:35
-
- 反转?马斯克能否和OpenAI冰释前嫌?
-
2024-06-17 00:13:18
-
- 受投行业务拖累,头部券商年终奖大幅“缩水”
-
2024-06-17 00:11:00
-
- 探访多地银行取款要求:大额取现多需提前预约
-
2024-06-17 00:08:43
-
- 海口一护士被患者持刀伤害,院方发布情况说明
-
2024-06-16 06:52:55
-
- 一首“红了”千年的古诗,作者鲜为人知,其中有两句现代人常用
-
2024-06-16 06:50:38
-
- 你好!中国 | 天下第一奇山在哪里?
-
2024-06-16 06: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