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新成分走红,智商税还是新顶流?

2024-09-06 10:29 来源:网络 点击:

抗衰新成分走红,智商税还是新顶流?

文 | 常泽昱

编辑 | 海若镜

" 夜还在熬,但脸没那么垮了 ",连续两个多月口服麦角硫因后,25 岁的王景辰感到自己的面部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血气,还白了点,会继续吃 ";年近四十的陈琳,复购时则略显纠结," 皮肤黄气好像褪去一些,眼角细纹好像没那么重了," 但她有点拿不准身体变化是否和服用保健品有关。

于是,一些人选择为主观效果买单,另一些人则拒绝继续花钱,认为只是 " 吃个心理安慰 "。

麦角硫因,一种广泛存在于菌菇、黑豆等食物中的天然氨基酸,被认为是妆、食同源的强力抗氧化剂,价格曾比黄金还贵。社交平台的营销中,它有着 " 抗氧大魔王 "、" 口服水光针 " 等称号,不少品牌和厂商期待这款新成分能够走向新的抗衰 C 位。

尽管今年上半年,在淘系线上平台,麦角硫因口服美容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去年暴涨 60 倍,但绝对值并不算高,仅 5000 万元人民币(据植提桥营养健康洞见研究院《2024 年 Q2 营养健康产业扫描》数据)。

以往,成本或许是制约麦角硫因推广的重要因素,高纯度成分供应价格一度高达 15 万元 / 公斤。但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麦角硫因生产成本大降,跌落至万元水平。近年来,以雅诗兰黛、珀莱雅为代表的妆品品牌,以 Swiss、莱特维健为代表的保健品品牌,都推出了以麦角硫因为卖点的产品。上游众多合成生物学原料厂商,也将之列为重要管线。

那么," 外养内服 " 的口号下,麦角硫因这款新成分未来的市场空间如何?原料价格的降低,能够助推打开下游应用吗?

搭载 "VIP 通道 " 的抗氧化剂,全球一年卖不到 10 个亿

陈琳把麦角硫因称为 " 来自菌菇的神秘力量 "。

1909 年,在研究麦角真菌的过程中,麦角硫因被首次发现。但后来,科学家们逐渐发现,该成分最密集的栖身之所是蘑菇。作为一种天然氨基酸,它耐高温、稳定性好,特别是对线粒体具有靶向的抗氧化作用,这也是其被认为有可能成为 " 抗衰顶流 " 的重要原因。

线粒体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 " 能量工厂 "。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通过搭载细胞内转运蛋白,麦角硫因能够直达线粒体、发挥抗氧化作用,可以说是搭载 "VIP 通道 " 的抗氧化剂。

鉴于此机理,2018 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布鲁斯 · 艾姆斯称麦角硫因 " 长寿维生素 "。妆品护肤、食药保健等领域公司对麦角硫因的兴趣也日益凸显。

首先是妆品领域:雅诗兰黛等品牌将麦角硫因作为抗氧重器引入配方,2014 年被中国药品监督局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后,珀莱雅等国内品牌也开始开发含有麦角硫因成分的产品。在食品领域,2017 年开始,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多地相继批准将麦角硫因作为膳食补剂及食品原料;2024 年 5 月,中国卫健委受理了将之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

尽管喜提妆食两处 " 开花 ",但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麦角硫因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据 QYR(恒州博智)统计,2022 年,全球麦角硫因市场销售额也仅为 4.63 亿元,中国的市场规模仅 2237 万元。

2023 年的市场规模亦未见突破性进展。几位麦角硫因原料生产厂商均向 36 氪表示,去年全球麦角硫因原料市场规模距离百吨差距尚远。

深圳瑞德林是国内较早涉足麦角硫因原料生产的企业之一,CEO 刘建用 " 僧多汤少 " 来形容这一原料市场:" 国内企业的年产能理论上可能不止百吨,但全球的市场需求最多也就十几吨。这甚至都称不上是‘粥’,顶多是面汤。"

以销定产、需求迟迟未见放量的市场行情影响着上游原料商的决策。成都格纯生物董事长陈建明告诉 36 氪,2017 年格纯就已开发出麦角硫因纯品。但出于行商者的谨慎,他迟迟未 " 下场 ":" 的确是个很‘能打’的抗氧化剂。但在市场容量没起来的情况下就做大规模的投入建设和生产,对企业来讲是一个灾难。"

在陈建明看来,麦角硫因原料市场长期狭窄的原因很简单:早年价钱太贵,每千克动辄数十万的价钱让下游厂商感到疏离;此外则是应用场景有限:" 用在食品的时间毕竟短、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护肤品的用量占了大头,但这块儿麦角硫因的起效浓度很低,千分之一就够了 "。

不过,好消息是,麦角硫因的需求侧正在经历一波 " 涨潮 "。

靶向 " 口服美容 ",消费者且心动且纠结

数据显示,麦角硫因口服补剂在国内的销售在今年上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目前由 Swisse 和莱特维健领跑。

36 氪观察到,Swisse 和莱特维健的两款产品分别发布于去年 10 月、8 月。截止今年 8 月 21 日,两款产品分别霸榜 " 天猫口服营养品 · V 榜 " 第一位、第七位,累计销量分别超 5 万瓶、2 万瓶。在以麦角硫因为卖点成分的同时,二者均在补剂中复配以其他功能成分;功效方面,则不约而同直击 " 紧致淡斑 " 等皮肤痛点。

功效的靶向领域符合刘建对此的预期:" 在口服市场,相较于主打活力提升的保健,美容的确是麦角硫因一个更好的切入点 "。

原因很简单:当一款成分成为功能食品的原料,消费者复购决策的依据最终都会落到 " 体感 " 和 " 看得见的效果 "。对于一款市场认知程度不足的产品而言尤其如此。

但相较于 " 看得见的效果 "," 体感 " 显然更为 " 缥缈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颜值经济逐渐崛起——据《健康蓝海:揭示高增长保健食品赛道》统计:2023 年,口服美容市场销售额达 97.5 亿人民币,领先于其他所有细分赛道。

36 氪交流过的数位消费者中,一些人因为觉得 " 吃了个寂寞 " 或 " 效果不明显 " 而不复购。而复购者持续购买的原因大多与皮肤在肤色、紧致程度等维度的变化相关,很少有人会主动提及 " 睡眠 "、" 精力 " 方面的改善。前述陈琳在承认服用麦角硫因补剂后睡眠质量有改善的同时也提出,其中或许有安慰剂效应的作用,近来生活压力的部分减轻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驱动复购行为的另一个因素,是 " 定价尚可接受 "。

常欢从今年 3 月开始口服麦角硫因。她就自己购入的产品向 36 氪算了笔账:" 按照官方推荐的最大剂量(3 颗)算,一瓶只能吃 10 天,一个月下来得 3 瓶,如果是正价,每月要花费 1000 多块钱,略贵、性价比不高。但折扣时大概 700-800 元可以购入。"

这种定价在以提取法为主流制备方法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 提取法下,每千克麦角硫因的市场价曾达到上千万人民币 ",香港超级元料同时从事口服美容市场原料和产品的研发,创始人乘风介绍,麦角硫因的制备方法历经提取、化学合成、合成生物发酵三个阶段,纯度、质量依次优化的同时,成本有所降低," 大概 2022 年底降到了每千克十几万块钱,现在每千克的市价基本都在万元级别。"

乘风推测,2023 年麦角硫因口服产品的起势与原料降价之间有密切关联。他本人也对口服产品寄予厚望:" 伴随更多入局品牌的市场驱动,原料市场将会井喷。"

从需求剂量来看,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于 2016 年的一项安全性相关公告显示,就成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除外)和 3 岁以上的儿童而言,每天的建议摄入剂量分别为 30 毫克和 20 毫克,安全剂量分别为 470 毫克和 216 毫克。

市场在售产品推荐的日用麦角硫因剂量从 15 毫克到 75 毫克不等,区间较广。乘风就此表示,日用剂量方面,各国间标准各异,通行的做法是在起效剂量和安全剂量之间取一个中间值,具体以试验结果为准," 最优解是参考欧盟标准,结合消费者体重进行估算。"

不过,部分 36 氪接触的消费者对剂量的态度仍持保守态度,折射出消费者面对一款新口服产品的纠结。" 维生素都出这么多年了,吃多也还是会有问题 ",今年 6 月,魏珂经朋友推荐入手一款麦角硫因补剂,他选择按照商家推荐的最低剂量服用," 毕竟是吃进身体的东西,我觉得还是谨慎点好。"

有望冲击爆品,但需更多耐心

36 氪沟通的从业者中,没有人对麦角硫因的市场潜质提出质疑。

陈建明认为,鉴于麦角硫因在抗氧化方面表现出的实力,未来它有机会发展成为每年市场需求达到百吨的 " 爆品 "。在他的规划中,一旦市场需求容量大幅上涨,比如 " 它在中国的新食品原料申请通过了 ",那格纯就会立刻下场、坐上 " 牌桌 "。

入局之后,原料厂商会面临更为惨烈的价格战吗?

陈建明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产品的价格最终是由成本决定的。麦角硫因的生产成本也不算低,而且目前来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工艺方面没有谁比谁领先多少。到时候拼得更多的可能会是产品质量、生产规范。"

品控方面,市售产品主推的 " 纯度 " 只是最基本的,杂质的成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原料的性能。" 只要工艺到达一定水平,做出 99% 以上的纯度相对容易 ",他进一步表示," 真正重要的是规范的建立。"

刘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市场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能力相对偏弱,也缺乏更为严格的强制性标准,长久看来,这些都不利于包括麦角硫因在内的所有保健品市场的发展。

不过,对于麦角硫因这一单品而言,当务之急,更多在于培养消费者认知、扩大下游应用场景。

美丽修行《2024 年爆款功效成分榜单及趋势预测》认为,麦角硫因正处于 " 概念普及期 ",热度呈上行趋势,但距离 " 应用膨胀期 " 尚有距离。超级元料的另一位创始人王潇涵也指出,提升消费者对麦角硫因的认知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需要整个产业链条上、中、下深度嵌合,共同发力,一起将料 " 炒熟 "。

今年以来,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麦角硫因相关信息变得密集,部分帖子将 " 抗衰之王 "、" 逆龄 "、" 人可以不老吗 " 等词条打上 " 公屏 "。

刘建认为,至少就现阶段前来看,麦角硫因未必担得起 " 抗衰顶流 "、站得稳 " 抗衰 C 位 "。" 抛开口服美容领域,在抗衰保健方面,麦角硫因的作用特点目前更像是一款较为‘常规’的维生素:起效时间偏长、体感不明显。近些年来市场上都急于‘造神’,但哪里有那么多真神?如果硬要拔高造神,一旦出现问题,一个好产品也可能会被‘做死’。"

诸多文献表明,麦角硫因的功效、作用机理尚未被完全明确。因此,相较于在某一个赛道 " 造神 ",长期来看,更可行的路径或许是借由科研、试验更深入地发掘麦角硫因这座 " 富矿 ",拓宽其应用场景。

" 工艺改进、成本降低,行业已经玩很久了,那我们能不能去做一些应用上的创新研究?" 刘建指出,如果只围绕其中一两种功效做产品、营销,那结果只能是 " 打完高端市场打低端市场,价钱越卷越低 ",而应用层面的创新研究," 需要长期、充足的耐心 ",也将更有潜力。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景辰、陈琳、常欢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