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的前世今生:越调戏曲史(一)

2024-11-20 07:22 来源:网络 点击:

越调的前世今生:越调戏曲史(一)

越调是河南省地方戏曲三大剧种之一,据传产生于明代,形成于豫南鄂北一带,越调形成剧种以后,演出形式有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越调大戏班。

历史上有河南越调和湖北越调之分。河南阅越调因为它的主要演奏乐器是"象鼻四弦",所以旧时又称"四股弦",主要代表性演员有张秀卿(大宝贝)、史道玉(玉娃)、张桂兰、申凤梅、毛爱莲等。湖北越调,又名襄河越调,流行于襄阳、郧阳、荆州、宜昌等地。清代中叶已相当兴盛,知名班社先后有阳春班、泰和班、三盛班、宏春班等。名艺人有蓝随娃(二净)、刘黑娃(十杂)、李友元(十杂)、王正旦、周连成(三生)、郭云亭(七小)等。二者可谓是是同源异流。

河南越调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南部、东部,以及鄂北、陕南、冀南、皖西、晋南的部分地区。后来,越调自豫南辐射河南各地之后,“音随地改”,形成不同的地域流派。分成以许昌周口(豫中、豫东、豫北地区)为中心的"上路"、以南阳(豫西南)为中心的"下路"和以襄樊为中心的"南边"三个地域流派。

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上路调”逐渐发展成为越调的主流,它漯河为中心向四面辐射,以商水为界,分为东西两路,而东路的发展势头高于西路,东路以张秀卿、申凤梅为代表,以生角戏为主,仓劲奔放;西路以毛爱莲为代表,以旦角戏为主,细腻精巧。“上路调”的主要发展和流传区域主要是许昌,周口,驻马店、平顶山,南阳、漯河六个地区。尽管周口的越调剧团为代表的东路调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如商水、上蔡,郾城,临颍等地区,东西路风格可谓平分秋色,在某些地区西路的影响还略胜一筹。

清乾隆年间,在河南南阳一带已广为流行。咸丰以后,豫西南越调班社纷纷建立,主要有邓县老越调班、禹州马车厂班、许昌一道辙班、长葛县长庆班、襄城县七班等。

清道光末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是越调的鼎盛时期。民间曾有“一清(戏)、二簧(汉剧)、三越调,梆子班里瞎胡闹”的歌谣。各类戏班、窝班(科班)遍布河南城乡。不少集镇,乃至大的村落,常有两、三个越调戏班同时存在。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班社。其中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前后的西峡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前后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绪三年(1877)前后的内乡、淅川(杨营)永和班等。除了在河南本省的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杨营)永和班月吊(越调)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演出剧目有《宝莲灯》、《一捧雪》、《打金枝》、《长寿山》、《长生乐》等。据说在当时,仅汝州、宝丰、郏县就有一百多个越调班社,在邓县也有几十个科班。如南阳较大的班社如邓县衙门房班、钱粮库班,方城县拐河商务会班、沈营班、王寨班,卧龙区杨官寺班、石桥班、核桃园班,内乡县别廷芳班、麦子山陈万禄班,淅川县灵官桥班,镇平县孤儿院窝班、南召县空山窝班等等。除此之外,很多木偶、皮影戏班,也都演唱越调。这个时期出现了如吴春城、陈小金等知名演员。

晚清到民国三十年前后,仅河南南阳地区,越调名角辈出。各行当代表性演员有吴春诚(花脸,艺名“真德酥”)、黑春(花脸,艺名“假德酥”)、陈小金(生,艺名戏子王)、马富才(红脸,艺名马红脸)、王振奎(花脸)、王世进(丑,艺名“马二秃”)、陈金桂(丑)、程金福(红脸,艺名牛把儿)、牛德山(牛和尚,花脸)、李金成(花脸,艺名一声雷)、张胜金(红脸)、史道玉(红脸,艺名玉娃儿)、李金太(红脸,艺名囊鼻儿)、姜济庚(旦)、吴学义(花脸,艺名“绞把子”)、王付中(红脸,艺名猛一碓)等。

民国初年,随着“外装戏”的出现,女性演员率先在豫中地区走上舞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鲁山县女演员魏金玉(魏大妞,旦)随父“一百八”(艺名)先后到南阳县杨官寺等地搭班,成为南阳越调舞台的第一位女演员。其后,刘玉凤(旦,艺名魏二妞)、张凤鸣(旦,艺名魏三妞)、李秀娥(旦,艺名魏四妞)以及赵富兰等相继从鲁山、宝丰等地南下。民国二十六年,越调剧种的第一位坤伶,舞阳县李桂红(旦)先后搭班于方城县券桥孙老六戏班和内乡县麦子山陈万禄戏班,为南北越调的艺术交流和越调女演员阵容的进一步壮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国二十八年,内乡别廷芳越调班招收女伶10余名,号称“女戏”。在此期间,以舞阳班的老桂红为首的一批女演员开始登上越调舞台。

在辛亥革命时期,越调也有很大的发展,民国六年(1917),邓县公义社越调戏班师承刘合德的罗金章、筱金钩,应同盟会会员、时任邓州教育会会长的王庚先之邀,到开封演出,一举轰动省城。由他主演的《打金枝》、《玉虎坠》等剧竟获得汴垣各界人士的交口赞誉,一改当时剧坛的疲软景况,当时的《豫言》报、《大梁日报》多次发表文章,对演出予以高度评价。民国十七年(1928)夏到民国十八年秋,张春德(红脸、琴师)、张春发(花脸)兄弟所在方城县沈营越调班在汉口一年有余,演出剧目200余出,其中《游龟山》、《赵公明下山》、《逼霸王》等剧反复演出,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此后,著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

三十年代,大多数越调班社仍多在乡村活动,知名者如内乡马山口土地爷越调班,许昌张潘镇张三余越调窝班等。抗日战争中,中原战火遍地,灾荒不断,很多越调班解散,艺人们四处奔波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