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定了

2023-12-21 06:56 来源:网络 点击:

小米汽车,定了

小米汽车,终于来了。

最近,有人泄露了小米新车 SU7 静态体验谍照,从图中可以看到 SU7 车后的电动尾翼。

外观上,颜色为低调大气的银灰色,全景天窗,前脸有明显的小米 LOGO,不过并非和电视同款 xiaomi,而是单一个 mi。

流线型的车身,LOGO 和车身也很搭,这个颜值,有人说像保时捷 Taycan,小伙伴们认为呢?

另外,网上还流出小米 SU7 实车上路视频,可以看到车辆侧面门把手采用的并非电车上常见的隐藏式设计。

隐藏式门把手虽然美观,但体验不佳,最近天气冷,还出现把手被冻住,导致车门无法打开的状况。

小米这个门把手,放在如今在电车上,就跟手机上的 3.5mm 耳机孔一样罕见。

小米造车,雷总开心

这款新车的面世,让雷军非常开心,不久前雷总生日,他在微博发了一张 " 车到山前必有路 " 的图片。

* 新浪微博

" 车到山前必有路 " 曾是丰田的广告词,后边还有一句 " 有路必有丰田车 ",雷总此举,是表示小米要取代丰田?

在小米 SU7 浮出水面之际,雷军接受央视节目《面对面》采访,阐述了小米造车过程中,他的心路历程。

* 央视新闻

雷军认为,小米做汽车有很多天然优势,因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本质,就是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

当谈及对小米 SU7 的预期时,雷军表示期望很高,但又担心 " 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

* 央视新闻

雷军还说," 更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来买,这一等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了!"

看来雷总也很清楚,如果小米汽车像手机那般产能不足,那又是一波 " 耍猴 " 的节奏。

不少人认为,小米汽车是在 2021 年开始启动,但按雷总的说法,小米布局汽车,其实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早在 2013 年,小米就与特斯拉有过接触,2014 年,小米还参与多家主机厂、零部件公司、智驾相关软件公司的战略投资。

不过此后,小米和汽车似乎绝缘了,反而在 2018 年,中国有超过 400 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直到 2020 年底,在其他业务进入瓶颈之际,小米造车的消息再度出现。

2021 年 3 月,小米集团宣布将组建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同年 9 月,正式成立小米汽车公司。

2021 年 11 月,小米就和北京亦庄经开区签约,分两期建设年产量 30 万辆的整车工厂。

* 易车网

今年 8 月,小米汽车终于获得了相关部门批准,拿到造车资质,另一方面,新势力车企如今仅剩 50 家左右。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洗牌已经洗得差不多,就在这个时间点,小米正式入局。

小米汽车的竞争力

在竞争如此惨烈的环境下,小米汽车在这个时候推出首款新车,前景如何?需要看看他们的竞争力。

作为一款 B 级车,SU7 对标的是蔚来 ET7、极氪 007、特斯拉 Model 3 这类中大型轿车。

从性能方面来看,SU7 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 600 公里,与特斯拉 Model 3、蔚来的 ET7 等纯电动相比,甚至略高一点。

但与特斯拉的 Model Y、Model X,蔚来的 ES8、ES6,威马的 EX5,理想的 TWO 等纯电动 SUV 相比,则有所不及。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 SU7 的四驱版本,前电机 220kW,后电机 275kW,近 500kW 的输出功率,相当于 660 多匹马力。

这个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要比特斯拉 Model 3 和小鹏 P7 以及比亚迪汉 ev 都要略有优势。

那如果把 SU7 和同为跨界入局的华为智界 S7,以及新能源霸主比亚迪的海豹相比较呢?

三款都是中大型轿车,外观区别不大,都是流线型设计,如果只看数据,SU7 的体积要稍大一些。

* 行家说动力集成

再看配置,SU7 MAX 基于 800V 高压平台打造,搭载前后双电机,功率分别为 220kW(前)和 275kW(后),最高车速为 265km/h。

而刚刚预售的智界 S7 支持 800V 超级快充,搭载全新的 Drive ONE 800V 碳化硅电机,215kW 功率,极限转速 22000 转。

* 行家说动力集成

比亚迪海豹在参数上,逊色于其余两家,但是脱胎于 e3.0 平台的比亚迪海豹,总成方案是成本最低的。

单看硬件成本,小米 SU7 的参数相当亮眼,但同档次的小鹏 P7i、华为智界 S7、极氪 007 等车的参数,也并不差。

在最受关注的价格方面,SU7 会不会继续走性价比,来个汽车版的 "1999 交个朋友 "?

根据传闻,小米 SU7 的售价,大概在 20-30 万元左右,在同级车中,价格并不占优势。

要做到 " 性价比 ",关键在于单车成本控制,在这方面,比亚迪占据绝对优势。

拿比亚迪海豹为例,该车毛利率达 16%,税前利润率 5%,相较于传统 OEM,比亚迪拥有 25% 的成本优势。

小米的单车成本控制,肯定无法做到比亚迪的程度,因此在定价方面,很难复制 "1999" 奇迹。

以 " 性价比 " 成名的小米,能在新领域抛弃这个标签吗?要如何取舍,需要小米好好研究一番。

小米汽车的前景

跨界造车的企业有不少,前有百度,后有华为,他们的结局,也各有不同。

2021 年 1 月,百度高调宣布造车,同年 3 月,百度和吉利合资注册成立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其中百度占据着主导权。

但经过两年蹉跎,百度逐渐放弃汽车业务,如今的吉利汽车,已经很难看到百度的身影。

与此相反的是华为,尽管过程一波三折,但问界 M5、M9 以及智界 S7 等车先后引爆市场,华为算是站稳脚跟。

小米在造车领域,成功越过了百度,但要成为另一个华为,难度仍然不小。

此外,小米汽车的潜在对手,除了传统车厂和跨界企业,还有各大新势力。

新势力大多是 " 小米模式 " 的深度学习者,如今,小米要在全新领域,和 " 徒子徒孙 " 进行跨界较量,难度可想而知。

但小米拥有不同于其他新势力的一大优势,就是小米的资金链雄厚,拥有 1276 亿的现金储备。

目前新势力中最火的理想,它的现金流储备是 885.2 亿元,其他新势力就更不用多说,有的甚至出现倒闭传言。

* 理想财报

抗风险能力较高,是小米汽车相对新势力的一大优势,这对市场上的潜在用户,是一剂强心针。

得益于手机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MIUI 全球月活跃用户超过 6 亿,他们肯定是小米汽车的最大潜在买家。

这是小米的另一个优势,坐拥如此数量的 " 米粉 ",销量先不谈,雷军担心的 " 不火 ",恐怕是杞人忧天。

在其他业务逐渐平庸之际,造车是小米仅有的能引发资本市场热情的爆点,对小米来说,绝对不容有失。

SU7,能否成为小米的问界,市场会告诉我们答案。

参考资料:

编辑:陈展翔